-
2017-07-26
关于影响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抗HBV效果因素的研究
HBV持续感染是乙型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可以直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减少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
关键字: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
-
2017-07-19
慢性乙肝患者出现肝硬化逆转 肝癌发生的风险可能降低
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慢性乙型肝炎(CHB)进展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瞬时弹性成像检测的肝脏硬度值达到低于肝硬化的阈值,肝癌(HCC)的发生风险将会降低。
关键字:抗病毒治疗,肝硬化,HCC发生风险
-
2017-07-19
Hepatology:丙型肝炎NS5A抑制剂治疗失败后如何处理
研究表明,在既往含NS5A抑制剂方案治疗失败的HCV感染者中,grazoprevir、ruzasvir和uprifosbuvir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的16周或24周方案安全且高效。
关键字:NS5A抑制剂,治疗失败,安全高效方案
-
2017-07-12
老年慢性HBV感染者发生肝癌的几大危险因素
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年龄为60岁或以上、未予治疗的慢性HBV感染患者中,HBV DNA水平较高、肝纤维化进展以及男性患者是发生肝癌(HCC)的独立风险因素。
关键字:HBV DNA水平,肝纤维化,男性
-
2017-07-12
慢性乙肝严重度和HCC风险的非侵入性检测
几种血清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肝纤维化,其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小板比指数(APRI)和FIB-4指数由若干简单的参数构成(APRI由AST和血小板计数获得,FIB-4由年龄、AST、ALT和血小板计数获得),可用于门诊测量。
关键字:检测,血小板比指数,FIB-4指数
-
2017-07-05
盘点|可能导致HBV再激活的药物
治疗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哮喘的药物均会抑制机体免疫系统,任何损害免疫应答的因素均可能改变HBV感染的状态,引发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再激活。
关键字:药物治疗,HBV,再激活,
-
2017-07-05
慢乙肝|抗病毒治疗ALT水平持续升高的原因
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肝脏脂肪变性、血清HBeAg阳性和年龄≤40岁与慢乙肝患者接受长期抗病毒治疗ALT水平持续升高相关。
关键字:ALT,血清HBeAg阳性,肝脏脂肪变性
-
2017-06-28
银屑病使用生物治疗需警惕HBV再激活的风险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银屑病患者使用生物治疗方法,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风险会增加。
关键字:慢性HBV感染者,生物治疗,HBV再激活风险
-
2017-06-28
述评|直接抗病毒药物时代HBV/HCV重叠感染的治疗
全世界各大肝病学会都高度重视DAA时代HBV再激活的发生,此类药物的说明书也新增了黑框药物用药安全警示,警示患者在接受DAA抗HCV治疗前,必须筛查HBV感染标志物。
关键字:直接抗病毒药物,HBV再激活,密切检测
-
2017-06-21
专家视点:乙型肝炎患者何时停用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的“停用规则”对于许多患者来说可能并不明确,研究人员也正在研发新的工具并进行更多的研究,以便制定更优的用于指导抗病毒治疗计划中安全停药时机的临床指南。
关键字:停药,抗病毒,时机